屏東大學 – 科學傳播系由 鄧宗聖教授帶領下,已經實現許多將教科書變成動畫的案例,透過 2D 動畫的方式讓大眾都能輕鬆地了解書中文化內容。
本篇介紹科學傳播系 蔡沛緗 與同學利用2D 動畫軟體 – Cartoon Animator ( 以下簡稱 CTA ) 參與教科書轉動畫 – 《排灣族本位教科書》創作歷程,並成功參與了屏東縣政府的大專青年學生暑期圓夢計畫,一起來看看他們是如何做到的 !
圓夢計畫過程
屏東縣政府針對18-25歲青年學子,舉辦大專青年學生暑期圓夢計畫,讓我們可以透過這個計畫,實現我們心中的夢想,也讓我們可以有曝光的機會。我們是屏東的學生,也在屏東就讀了好幾年,對這塊土地有了歸屬感,所以我們想著我們可以透過這個機會來協助推廣屏東美好的古老文化。
我們注意到,屏東縣政府非常注重於多元文化的傳承,在2018年,屏東縣原住民族課程發展中心出版了整套的排灣族本位教科書,科目含括了國小國語、數學、自然、英語四科。內容非常完整,不過我們發現教材目前只限於紙本上內容,所以我和兩位學妹鄭亦涵、王俐雯參加了教科書轉動畫的計畫,希望可以透過這個計畫進一步擴充排灣族本位教科書的內容,不僅讓學生在課堂上學習到知識時有相關內容的 2D 動畫可以參考,也能為排灣族文化傳承盡一份心。
動畫故事發想過程
閱讀排灣族本位教材後,國小六年級自然科「火的燃燒」的前導漫畫最讓我印象深刻,角色透過石板烤肉的活動,認識火的燃燒與氧氣的相互關係,令我覺得十分有趣,因此選擇本課作為動畫主題。動畫內容也是打算透過石板烤肉來介紹石板的應用,但在後續的討論會議當中,排灣族的老師認為不應該將石板烤肉當作一個切入點,因為她不希望其他人說到排灣族時第一個想到的是石板烤肉,且希望可以多一些有排灣族特色的內容。經過討論後,動畫內容構思方向改成以火的神話為基礎,進而帶出火本身對於排灣族的意義。經過篩選後,我選擇大鳥萬社的火的傳說來當作故事基底。
角色與背景的繪製設定
動畫內容希望結束的時候由年長者特別提出火對於排灣族的意義,帶出神話起源。所以角色年齡的設定上,用會小孩、以及較為年長博學的奶奶形象敘事呈現。

背景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為奶奶和小孩講故事,為了呈現生機勃勃的感覺,所以將場景設定在戶外,並且使用許多草及樹木的素材,另外,也減少篝火周圍植物的數量,讓畫面更為合理。第二部分則是進到神話階段,故事提到大洪水,我想到大洪水應該會導致海水混了很多東西進去,所以把海水的部分用了一些灰色部分,營照出混濁、混亂且不安的感覺。第三部分是當兄妹二人上岸後,背景改成用較為清晰的筆觸進行繪製,目的是想表達出較為平靜的氛圍,而後面的樹和土地都沒有多餘的葉子和雜草,表現出世界雖然恢復了平靜,但還是處於荒蕪的狀況。
動畫製作 – Cartoon Animator

攝影機的運用
CTA 的安全框有分成預覽視窗和攝影視窗,而且很貼心分成了不同的顏色,預覽視窗時是藍色,開啟攝影視窗後是紅色的,右上還會有錄影的提示,讓使用者在製作時可以很明確的知道現在使用的是哪一個視窗。CTA 的攝影機操作很方便,只要按一個按鈕就可以快速切換,而且切過去畫面就是攝影機畫面,很直觀的操作。這個攝影機功能也可以讓我在 CTA 裡就完成場景的轉換,不用再特別要到剪輯軟體裡去做轉場的部分。
場景的調整
場景可切換到 3D 視角,打造具有 3D 視覺的 2D 場景,讓使用者可以更快的安排場景與道具的遠近相對位置,且當場景間距較大時,動畫中的角色在動作上會更加方便,也可以令觀眾感覺腳色及道具間更有互動性,同時,在使用攝影機運鏡時也可以帶來更加立體感的環境移動效果。像筆者的森林有分為三大層,三層中間的間距不同,雖然在攝影機不動的情況下,並不會特別有立體感,但當攝影機開始移動後,可以看到三層其實是用不同的速度在移動,這樣背景將會特別有立體感,而不是讓人感覺是一張圖在移動而已。


角色頭部製作與對嘴動畫設定
CTA 裡有一個很棒的功能:手繪角色匯入。以頭部來說,使用者可以將已經畫好的人物頭部輸入進去,並且自己拉五官的輪廓,這個功能可以讓使用者不需要再將眼睛、嘴巴等部位另外做圖層,且因為可以自己拉輪廓,所以也可以做出很特別的五官樣子。頭部製作完之後,關於臉部還有兩個很有幫助的功能:臉部操控(Face puppet)和唇型同步(Lip sync)。
臉部操控(Face puppet)可以讓使用者快速的製作出角色表情,且裡面有預設好幾種不同臉部輪廓及不同情緒,使用者可以挑選合適的輪廓與情緒,用滑鼠移動就可以做出各式各樣的表情,在製作上更加方便快速,可以省了至少三倍以上的時間,筆者用這個功能,就在短短的幾分鐘之內將幾位角色的表情做完。而且CTA目前也可以做到了頭部的旋轉,讓正臉的角色也可以做出再看旁邊人的動作,筆者透過這個功能,將原本都是正面的小男孩和奶奶,做出了互看對方的感覺。


唇形同步(Lip sync)。製作頭部之後,可以建立腳本讓角色說話,若是還沒有聲音檔,也可以先透過文字轉語音 (TTS) 功能,讓角色先模擬出講話的內容與速度。不管事直接輸入聲音還是使用文字轉語音功能,頭部都可以根據使用者所建立的內容和速度,去進行唇形同步,模擬人類講話時的嘴巴動作,將角色的的嘴型對在台詞上,讓角色看起來更加生動,而且唇形同步不單是模擬嘴型而已,它還會依照不同表情形成的臉部肌肉,去作出符合情緒的嘴角上揚或下垂,不會出現角色情緒明明是很擔心卻出現嘴在笑的情況,像下圖,哥哥的角色在緊張擔憂時,哥哥的嘴型是下垂的,奶奶的角色是很溫柔地在跟孫子說話,所以奶奶的嘴角是上揚的。


圓夢計畫成果發表會
這次圓夢計畫我們是在屏東縣青創聚落舉行成果發表會,我們的成果發表會形式為一個個小攤位,我們團隊將製作動畫過程中使用的到背景道具、角色等製作成立牌放在攤位的各處,並將作品合成一個影片播給來參觀的觀眾看,這不但宣傳了我們的影片,也幫屏東縣政府再度宣傳了排灣族本位教科書。在發表過程,還有觀眾對我們影片特別感興趣,特別來與我們交流。



參與圓夢計畫與製作心得
這次計畫對我來說是一個大挑戰。之前的計畫都是委託人已經有一定的想法,甚至連腳本跟角色都已經有了構思,但這次計畫卻不是,這次計畫給予了非常大的製作空間,連主題都沒有強制要求要選甚麼,只限制說要跟教科書的課程有關連即可,所以從故事構思、角色設計及背景設計等都需要從零思考,也讓我在之中學習到了許多事情,也因為 CTA 的操作直觀、方便快速,使用它幫我在製作動畫的部分節省了很多時間。

參考文獻
台灣原住民族文學概說 https://www.dmtip.gov.tw/uploads/files/PDF/T1.pdf
作者 : 蔡沛緗 ( 國立屏東大學科學傳播學系 )

Cartoon Animator 4 (CrazyTalk Animator) 是簡易性與生產力兼備的 2D 動畫軟體。你能將影像轉變為動態角色,用自己的表情控制角色,以語音生成對嘴動畫,創造具有 3D 視差的場景,製作 2D 視覺特效,造訪內容商店,還能利用簡單的 Photoshop 製程快速客製角色與創作素材。